网誉市场崛起争抢无限商机(一)
关键词:网誉市场,无限商机,网络营销,网络推手,发帖公司
依靠“芙蓉姐姐”起家的陈墨,“起初并没有看到其中的商机”,直到2006年下半年,不断找上门的客户才让他意识到“这是个很有潜力的行业”。2007年2月,陈墨成立公司,营业额年增长均超过100%,员工也从最初的两人,发展到如今百多人。

  核心阅读

  □2009年,整个中国的网络营销增长约20%

  □网誉:一个品牌、产品、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声誉

  □舆情监测、危机处理、评论维护……都是网络营销手段

  □企业、影视作品、地方政府等都是网络营销的积极使用者

  进入“黄金时代”?

  鱼龙混杂待规范

  “这一行,这几年发展非常快。”

  这是陈墨网络营销机构创始人、总裁陈墨的切身感受。

  但在网络营销这个行业中,陈墨坦言,自己的公司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中国的网络营销正在进入‘黄金时代’,2009年整个中国的网络营销增长了约20%。”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表示。

  在陈刚看来,网民具有消费属性,有消费者聚集的地方,就有营销的土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网络营销。“不断增长的网络营销品牌的广告客户就证明了这一点。”他说,热闹的网络红人和无处不在的网络推手,其实只是蓬勃发展的网络营销业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除企业外,电视台及其节目、影视作品、地方政府等,也纷纷成为网络营销的积极使用者。此前,张家界借势《阿凡达》将“南天一柱”改为“哈利路亚山”,据传,就有网络推手的身影。

  客户对网络营销需求的常规化和普及化,催生着从业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难以统计,陈墨估计,“仅大大小小的网络推手公司,就已有至少数千家。”

  经多方调查,记者发现,目前网络营销业呈金字塔结构分布,处于散点异质竞争的状态,最领先的企业,市场份额不足5%。

  位于塔尖的是4A级广告公司及传统公关公司设立的网络分部或开设的子公司,它们进入行业较早,服务客户多为大企业,处于第一梯队。

  处于第二梯队的,主要是较早从网络推手升级而成的公司,有独立接单能力,相对比较规范。

  位于第三梯队的,是大量的行业新进入者,多是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其中也不乏作坊式、未经工商注册的工作室,或是单枪匹马的“个体户”,“有台电脑,能上网就可以接单子”,他们多是承接执行前两者分包下来的一些单子,或在某些细分市场深入开掘,自律方面相对较差,鱼龙混杂的现象比较突出。

  而处于产业最末端的,是为数众多的发帖公司、网络水军等,他们以承接分派的任务为主,“主要是干力气活儿。”

  形式不断翻新?

  “新鲜血液”有风险

  搜索、视频、微博等新媒体、新形式不断发展,为网络营销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营销形式也不断翻新。舆情监测、危机处理、评论维护、搜索引擎优化、事件营销、口碑营销等都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方式。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的网站数已达323万个,2009年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无疑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

  “网络上,信息生成速度比其他媒介都要快很多,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又令信息不可控,层出不穷的网络新媒体、新形式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外部风险。如2008年戴尔的‘报价门’、娃哈哈的‘偷税门’、王石的‘捐款门’。”陈刚分析说,对网络信息的随时监控,已成为企业的一种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