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网创始人王慧文:网站试错和调整的经历(2)
关键词:校内网,王慧文,网站试错,网站调整
通过对王慧文的访问,我们了解了一个成功网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第一波用户是怎么进来的。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不是特别愿意回答。为什么?很多做Web2.0的产品,受困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事实上如何把鸡和蛋做起来是很困苦的问题,实际上到下一波做的时候,我的做法你就无法拷贝。

  举个例子。当时我们做这个活动,我们搞了一些大巴送学生去火车站,活动做的非常成功,就一个竞争对手就拷贝了一下。我们是送学生去火车站,学生放假回来他们去火车站接人,他们效果做的就不是很好。这样的活动在别的网站上再做一次效果并不一定好,这都是技巧性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你如何做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只要它有价值,你聚集一帮人每天去想这些事,总会想出办法的。

  我们原来团队的三个人都是做技术的,在这方面也不是很有经验,能有市场推广的办法是因为我们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去想。如果想不出什么推广方案就会做不下去,这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就是想怎么推广,吃饭、聊天都在想,不管什么事情我们都在想这件事对我们的推广会不会有帮助。在这种状态下你肯定会有非常好的办法,至于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其实不是特别的重要,关键是在于你的状态。

  主持人:我知道你和王兴他们一起来做校内的时候,一是大学同学,一是毕业之后都没有参加工作就来创办这个网站了。是不是因为没有其他思想左右误导,二是你们还停留在学生的思想状态,所以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心理?

  王慧文:对,这一定是很重要的。当时红杉跟我们聊的时候就问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自己的总结是我们不是特别老,也不是特别年轻。不是特别老,是没有老到不理解用户,不是特别年轻,就是没有年轻到我们连个产品都开发不出来,或者开发出来发现问题不能迅速的修改,不会有很多对产品上的误解。因为之前已经做了两年了。这个优势看起来是虚无缥渺,但渗透到执行过程中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细节都是跟这个有关的。

  主持人:你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是说用户进来之后你也需要去引导他,我一直有一很好玩的问题,在跟其他朋友聊天的时候说,用户进来你肯定要去摸他的习惯或者说他对产品的理解,产品随着第一波核心的用户会有所改变。另外你在拉动用户适应你产品的时候,是让用户去适应产品?还是让产品去适应客户?不知道这中间你是怎么调整的?

  王慧文:你强调的是前期的核心用户,其实不一定前期的用户是核心的用户。国内在2005年的时候很多人就把MySpace研究得很深入了,我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不知道他们对MySpace研究的有多深,但据我看,他最最前期的用户总是发一些垃圾邮件,这样的用户能成为核心用户吗?而且收到这些垃圾邮件的用户他不见得对你的网站有好感,他的核心用户其实是后来发展起来的。

  关于引导其实是个社会性问题,有几点我们当时是比较强调的。第一,还是专注于学生的社区;第二,打算做一个真人的社区。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我们强调这一点之前观察到业内的SNS,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对这一点强调的都不够深。当时比较火爆的是MySpace,MySpace并没有说你不是真名、真照片或者怎么着就有什么限制,而我们是你不是真名、真照片是有限制的。所以我们在这上面花了很多时间去引导大家做实。

  比如说做大巴这个活动。首先是凑合多少人我们发这辆大巴,我们为了防止大巴出现虚假的情况,有的人可能是随便注册50帐号,我们规定是不能注册虚假帐号,必须有真实的名字,我们上车是要查人的,防止出现意外的情况。学生用户都是大学生,逻辑很清楚,他们觉得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很合理的,所以这件事上他们也很配合。确实很多学生资料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