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间谍门事件面临重罚(三)
关键词:力拓,间谍门,铁矿石,潜规则,配额
作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消费国,中国坚持在“首发价格”出现后力争更低降幅,但7月1日中国与三巨头长协谈判大限已过,双方依然僵持之时,力拓中国区以首席代表为首的四名骨干员工突然被公安部门拘留。其中胡士泰是力拓方谈判主力。

  六月初,在铁矿石谈判的最后关口,国内倒卖投机却暗流涌动。力拓打分化牌,避开中钢协,私下与内地的小钢企达成协议,当时中小钢企的“集体倒戈”成了媒体的头条,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向本报一再强调,“中小钢企,签了也是白签,不具长协效力,报不了关”,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低,谈判中无法形成凝聚力,所以大批铁矿石向中国港口囤积,制造需求旺盛假象,逼迫中钢协在谈判中就范。

  中钢协无奈,只得求助国家行政机关,同时也向本报呼吁,“审批部门应立即取消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的认可”,这时距离最终谈判“时间窗”只有15天。

  仅此还不足以引起双方翻脸,最终把中钢协逼上绝路的是对方在中钢协表达出让步的意愿时,依然步步紧逼,据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中钢协在最后关口,已经有了只要对方在33%的基础上有所松动,中钢协就不再坚持40%的底线,“中钢协苦苦谈判几个月,总得给工信部领导和钢铁业有个交待吧。” 

  但力拓不留任何余地,哪怕象征性的妥协都没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力拓掌握着谈判的底牌。中国方面不知道澳大利亚方面谈判的底线,但是谈判当中,面对占世界市场超过50%的第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方的底线对方都知道,包括钢铁工业协会成员厂里矿石的存量够几个月,正在运输路上的数量,码头上的存货,月生产订单,替代供应商供货的情况,甚至内部会议的纪要。

  谈判格局或打破

  但联合金属网铁矿石频道主管杜薇认为“需求”才是对方让中方“就范”的底牌。“如果铁矿石是中国不需要的一个产品的话,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谈判。看你有需求,它就有涨价的理由;如果没需求,就像今年的金融危机,它们都得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