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中国的节能空间还有多大(二)
关键词:深度分析,节能空间,能源问题,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由1997年的不足700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3300美元。然而,伴随而来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发展面临着既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减轻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因此,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快速扩张,是中国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能源消费逐年增长的同时,能源价格也在上涨,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逐年提高。同样从数据看,中国万元GDP增长的净能源成本呈大幅度上升,从1995年的1070.6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2.4元,增长一倍多。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度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因价格因素大幅提高,这正是中国能源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节能的路径

  此种情形下,中国可以选择的节能路径是什么?

  首先,务必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根据1994~2007年数据计算,因为能源转换效率下降,年均能耗能额外增加800万吨标煤。

  从能源的成因角度,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

  可以说,能源转换效率提高的话,能源消费就会减少。相反,则增加能源的消耗。从研究中看,当前中国能源转换效率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为何在大力关停“小火电”的政策环境中,中国能源环境效率整体依然呈下降趋势呢?从能源生产结构的角度通盘考察,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缓解关停“小火电”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实际操作中,国内普遍采取了“开大关小”政策,即关闭了小火电厂,允许地方上“大火电”项目。虽然,表面上看,“大火电”机组较“小火电”具有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但是,如此一来,火力发电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然而,相对于其他能源,火电的能源转换效率是处于较低水平的。其他能源,比如水电、风电、核电等,由于损失仅仅发生在输送环节,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也就是说,能源生产中火电所占比例的提高,无疑会降低能源的总体转换效率。

  鉴于此,若要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不仅得靠加强管理与科学调度,减少能源运输环节的损失,更要靠改变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加大风能、太阳能、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来实现。

  其次,能源强度下降是当前节能的核心推动力。

  能源强度反映GDP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强度下降,表明能源效率的提高。如果经济结构、产出水平等条件不变,能源强度下降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节约。目前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还有没有下降潜能呢?

  根据2008年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年鉴,按照2000年美元价格和当期汇率计算,中国目前的能源强度仍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0.9吨标油/千美元,在世界主要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4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巴西的3倍、美国的4.5倍、日本的9倍。所以,以降低能源强度为当前节能的主要途径仍有较大的空间与潜力。

  此外,从数据分析看,1994~2007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并没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特别是,2005年以来,高度依赖能源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仍进一步扩大,助涨了国民经济整体的能源需求。因此,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将是中国节能的潜在途径。

  由是观之,面对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以及日趋严峻的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长期依赖出口以及高能耗产业的增长模式将不得不转变。从长远看,加大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引导经济向第三产业纵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拓展,是实现国家经济与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