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不足阻碍创业 创业教育如何打通实践环节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上海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个“城市大学生创业指数”显示,上海大学生创业综合指数得分仅为60.5分,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创业热情”指标为61.2分,而“创业准备”的指标仅为48.2分,明显低于其他指标。有关专家指出,这说明大学生创业存在“眼高手低”现象,显现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缺陷,实践不足是阻碍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上海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个“城市大学生创业指数”显示,上海大学生创业综合指数得分仅为60.5分,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创业热情”指标为61.2分,而“创业准备”的指标仅为48.2分,明显低于其他指标。有关专家指出,这说明大学生创业存在“眼高手低”现象,显现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缺陷,实践不足是阻碍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创业教育成“第三本教育护照”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一项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逐步开展。

  就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学生王天居最近正在忙着参加清华大学创意设计大赛。虽然仅仅是一名大三学生,但作为队长,领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创意团队,他并没有感到多少压力。他说因为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团队的成员,都认为他是一个有着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领导者。他告诉记者,他的信心来自于一年前他选修过的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课程。

  越来越多的没有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像王天居一样,能够在学校接受到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确定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2005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开始在大学中开展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

  有关专家指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具有非功利特色,其主要内容不是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而是向学生解释创业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但中国的大部分高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并且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尤其在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创业教育出现实践瓶颈

  “创业教育仅仅向学生做知识性的传授是不够的,学生能力的养成应在实践中逐步实现。”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韩威认为,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这个环节尤其薄弱。

  浙江工贸学院的丁鸣奇,曾怀着创建注册企业的愿望,组建了“致远文化传播工作室”。但是,他虽然做好了创业的理论和心理准备,“致远工作室”发行的第一本大学生期刊《致远》,还是由于他缺少经验而停刊了。

  “实践是我国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说,“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更多地成为学校行为,但是,多数学校还仅仅是引入了一些课程,进行了一些零星的创业活动,实践瓶颈还没有被打通,这阻碍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成为瓶颈,只是一个现象,它折射出的是整个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李家华表示,整个社会环境对创业教育实践的支持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但高校自身也存在不足。从思想意识上说,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足。一些学校更愿意做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的功利性探索,而不愿对创业教育有过多的投入。从能力上说,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资水平、创新意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这对高校的实力提出了挑战。

  湖南工业大学KAB创业课程教师黄建雄也向记者表示,一些创业课程的教师由于缺少实践经历,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