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应聘猪倌看创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应聘,猪倌,创业观念,就业行情
昨日,武汉工业学院校园招聘会举行。前来招聘的大多数都是农牧企业,他们对毕业生的需求仍然较多。大学生们对这些企业也很感兴趣,其中襄樊一家养鸡、养猪企业一天内收到60多份大学生的简历。

  昨日,武汉工业学院校园招聘会举行。会场上记者发现,前来招聘的大多数都是农牧企业,他们对毕业生的需求仍然较多。大学生们对这些企业也很感兴趣,其中襄樊一家养鸡、养猪企业一天内收到60多份大学生的简历。

  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以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大学生,近几年来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按理说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应该在就业市场中拥有很大优势,可为什么却面临着就业难的困扰呢?究其原因,我看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很好的转变。过去大学生作为“天之娇子”,往往受到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追捧,其就业行情看好。而近年来大学生越来越多,不再是“稀有资源”,加之用人机制越来越活,其就业行情开始出现“下跌”。可是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仍然还都把自己定位于政府官员、白领阶层,有很多学生非外资企业、大型国企不去。还有不少的毕业生则选择留在北京、上海或者到沿海城市,而对条件相对较差但人才匮乏的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兴趣不大。如此单一集中的流向,必然会产生较大的供需矛盾,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7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形势、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几年都将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

  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还不止是大学生们。据媒体报道,每年一到春节前后的几个月,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就出现了服务行业“用工荒”,是这些城市的就业情况良好,没有多少下岗职工,工作岗位有富余吗?非也,主要是这些城市的市民不愿干那些被外地人揽下来的脏累差的活儿,如做保姆、送奶、送水等工作,他们嫌这些工作跌份,以至于出现外地送奶工回家过年后,不少北京人连奶都喝不上的“新闻”。一方面守着面子或其他心理不愿干,一方面又动辄怨天尤人说没工作干,这种心态和观念好吗?正常吗?

  必须指出的是,在呼吁人们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缩小地区、行业收入差别以及用人单位适当降低“门槛”等方面多做工作,多管齐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