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投资合伙人关重远:风投业十年变迁进入整合
关键词:橡树,投资合伙,风投业,变迁进入,整合,中国市场
今后,在中国市场工作,对用本土语言沟通的要求将愈加严格。任何人要想在国内出人头地,都必须具备中文读写能力。现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运营、投资、咨询等各领域都要处理数不清的合同与文件。大部分商业文件都用中文书写,当地创业者也主要用中文交流。在评估国内交易和二三线城市发展机会,以及通过国内股市融资时,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于12月24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被访的中国100位电子商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中,有超过1/3的人表示未来3年内有上市或其他融资计划。在目前刚度过金融危机的情势下,这将可以让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者们松一口气。

   橡树投资(Oak Investment Partners)的创投合伙人关重远(Allan Kwan)指出,随着这一切的发生,在过去一年中,风投机构及其所投资的企业正处于可投资金与机遇都较以往大为减少的不确定时期。关重远于2007年加入美国加州帕洛奥多(PaloAlto)市拥有84亿美元资本的橡树投资公司,在此之前,他在电信、无线及互联网跨国公司里有25年的高层管理经验。最近,他与记者探讨了当前风险投资在华成功发展的关键,并为处于起步阶段的风险投资者们提供了建议。

  以下是编辑后的采访记录:

  记者:近几年你的职业生涯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从高科技营销跨越到风险投资领域。能否谈一下你的工作经历为风险投资行业带来了什么?

  关重远:目前我正在从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努力让自己站在技术的最前沿,因此我曾先后供职于北电网络(Nortel)、摩托罗拉和雅虎。在这三家跨国公司里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的创业经历,使我具备了大量产品、市场和经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凭借这些经验,我能帮助所投资的公司进行方案与战略评估,并为其成长提供各种支持,直至公司上市或与其他企业合并。

  此外,在高科技领域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建立起了广泛的社交关系,这构成了极好的人脉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所投资的公司招揽财务经理和高层领导。

  我们在中国投资了8家公司,每一家我都担任董事。这些公司大都经营数年并早已开始盈利。无论这些公司最终是采取上市还是并购的退出机制,他们都有机会在未来几年内获得巨大成长。

  记者:全球风险投资的现状与10年前有何不同?

  关重远:1999年到2001年,我们刚刚进入网络经济第一个巅峰时期,有大量资金在寻找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机会。那时的投资者大多比较关注各类投资项目的商业理念,而不太注重潜在的基本面要素。即使公司当时并不赚钱,但只要有发展潜力就能吸引风险投资者。

   现在有所不同的是:

  第一,大多数公司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获得资金。现在的投资者会详细考察公司的营收模式和持续盈利潜能。

  第二,宏观环境中蕴含的众多挑战导致企业收入缩减,因此,所投资的公司要花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期望的利润和规模。

  第三,资金来源减少。经过去年的金融危机,很多风险投资商所投的公司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有些公司发展过快,或是成本和资金消耗过高,因此现在就需要筹集更多资金,但金融危机冲击下风投基金的萎缩与重组使这些公司的融资和运营难以为继。

  第四,十年前公司上市的机会很多,而现在北美地区的IPO市场却陷于停滞。

  受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风险投资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经济泡沫达到顶点,当时出现了很多热钱参与的边际投资项目,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上一个十年的中期,在高科技领域尤其如此。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必须做出一些调整。未来两年内,一些经营不善的创业企业会被关闭,风险投资将进入整合阶段。

  记者:去年10月深圳证交所启动的创业板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它会给中国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关重远:首先,创业板市场还很新。在政府系统性的宏观调控下,短期内创业板为风险资本投资的公司提供的退出机会还很少。但是长期而言,创业板可能会追随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公司提供一个非常强劲的融资渠道。

  另外,目前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风投资金主要来源于海外。这类本土创业公司专为在纳斯达克、纽约证交所或香港交易所上市而设立了相关的境外股权投资结构,这使得这些公司很难在国内上市。

  如果公司要想在中国上市,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在外资比例、盈利要求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规章政策。如果想将海外公司变为国内公司架构,你将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国内外股东资本再分配或者程序问题等。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一年半内兼并收购将成为更常用的退出策略?

  关重远:在中国,并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要上市的公司都会面临刚才所提到的一些基本问题。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全球市场需求普遍减缓,很多风险资本所投公司的收益都有缩减,其收入和利润可能无法达到目标。但经过并购,新公司将有更大规模和更多机会实现既定目标。

  过去几年间,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市场,很多公司积累了财力资本,另外有些公司可能缺少资金,但却拥有良好技术或核心业务。这两类公司能够优势互补,通过合并组成更强大的新公司,并将更容易达到上市要求。

  但是,当然,要在中国实施成功的并购被证明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进行权衡,以实现成功退出。

  记者:在中国,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者选择项目时最看重什么?

  关重远:中国市场将不断提供良好的机遇。未来几年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公司,因为他们在风险投资者的引导下成长起来,并在市场与经营模式方面汲取了很多宝贵经验。

  选择项目时,我很注重创业团队和他们各自承担的职责。中国有句老话叫“事在人为”。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其创业团队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一个公司从创立伊始到IPO上市通常至少需要5-10年时间。公司创业团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下来?当市场变化,众多不确定因素发生波动时,核心团队需要能随之调整管理模式或公司结构,保持团结,继续向前,实现计划。这需要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坚韧的毅力和操守,能够在动荡或危机中时刻适应市场变化,这是非常宝贵的。

  此外,公司上市后,创业者还将面临继续扩大规模的挑战。上市是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将对公司财务报告和战略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原有团队能否继续前行,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他们能否抛开一己私利,全心关注公司整体成就?或者一些创业人员能否在公司成熟时退出,大度地让贤于更有经验的人来管理公司?随着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你将会面临非常非常不同的艰难抉择。

  作为风险投资者,你对人的判断要很准确。就是说,如果某个人心存不良或缺乏职业道德,那么这个公司可能在成立初期会很顺利,但在经营大规模企业时,这些人的问题最终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当然,你不可能了解所有人的秘密或品德。但如果你的从业时间够久,人脉够广,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平衡判断的体系。至少你可以了解到一个人以前的工作经历,以及与前合伙人和上下级的关系怎么样。只要有一定的人脉,这些信息都不难获得。

  我除了特别注重公司的创业团队外,公司所处的行业领域及其经营模式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我很关注市场能否给这个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及公司是否具备恰当的经营模式,能够使其获得持续的收入增长。例如,中国的手机和高端宽带市场就蕴藏着无数机会。

  很多失败的投资仅从报告数据上就能看得很清楚,但对人事情况的了解却困难得多。有时公司的经营模式健全,市场机遇也很好,但人却不够格。所有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往往都很关键。

  记者:你对当前希望投身风险投资行业的年轻人有何建议?

  关重远:现在想加入风投行业的人必须慎重行事,因为当前行业正面临大规模调整。虽然还是有资源,但要找到一个好的风投基金却不容易。很大程度上,你对运营某一领域的认识和了解至关重要。

  如果你希望培养起自己良好的投资判断力,一部分要依靠多年的运营经验,攒够经验后就要尽快步入风投领域。你可以在某个行业中实习并工作多年,或是从风投机构的基层做起,这些都要靠不同投资阶段的风投机构所提供的机遇而定。例如,进行早期投资的创投公司更需要分析员和投资经理,因此他们为应届MBA毕业生提供了较多职位。但与投行或咨询公司不同的是,风险投资机构的招聘名额更为有限。

  如果你进入了风投行业,你最初十年的发展不会轻松,除非你具备某领域很强的专业性。就如咨询业一样,也只有在达到合伙人级别时才能真正对市场产生自己的看法。

  记者: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从摩托罗拉到雅虎等公司,你一直充当着对年轻人指导职业生涯的角色。在你看来,人们在事业发展道路上常犯哪些错误?

  关重远:很多人都过于急躁,刚工作两年就想跳槽,往往是为了获得更高薪水。事实上,在那虚度的两年里他们并没学到什么真本事。在选择行业时你必须非常谨慎,应根据自己的长远发展和目标做决定,不能抱着到处试试看的心态。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加未来成功的机会。

  记者:如今你已经在中国学习工作超过25年。在此期间,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快速发展,本土与外国创业者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什么变化?

  关重远:八十年代我毕业参加工作时,国内很看重语言的学习。当年外国学生在中国很有竞争优势,因为他们既了解国际市场,同时还有很强的英语能力。但十年来国内高校也有长足进步,并培养出很多优秀学生。本土学生的英语能力越来越好,他们也十分了解本国国情和行业情况。现在的情况是,本土学生的竞争力已经与留学归国的学生相持平。

  今后,在中国市场工作,对用本土语言沟通的要求将愈加严格。任何人要想在国内出人头地,都必须具备中文读写能力。现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运营、投资、咨询等各领域都要处理数不清的合同与文件。大部分商业文件都用中文书写,当地创业者也主要用中文交流。在评估国内交易和二三线城市发展机会,以及通过国内股市融资时,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如今,随着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能力和对相关经验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