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创业模式选择:风险投资无法替代(一)
关键词:创业模式,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回国创业,创业中心,企业孵化器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自三个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建立起来的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中心;二是政府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三是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实际结果。

  技术型创业模式选择 风险投资的作用无法替代
 
  中国现有500多家科技孵化器,每年向社会输送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贡献3000亿元工业产值,1万多项专利,100多万个就业机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自三个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建立起来的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中心;二是政府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三是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实际结果。这三方面的力量是高新技术体系中一系列社会、经济和金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高新技术离不开任何一种因素,其中风险投资产生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对国内技术型创业公司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转入低谷以后,处于发展早期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往往面临“互斥决策”局面:要么继续坚持原来策略,通过游说政府资金、吸引和等待风险投资来获得发展;要么修改原有商业模式,把一部分产品投入到市场,尽快获得日常现金收入,通过短期盈利获得自我发展。在这里,不妨对前述这些发展模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同类企业经营思路的拓展有所助益。

  一、自我积累模式

  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恶劣的风险投资市场环境迫使早期创业企业更倾向于自我积累方式。如果从单个创业企业的角度考虑,采用获取风险投资还是自我积累方式发展,主要权衡市场收益和成本。

  1.采用获取风险投资策略时的收益为:获得风险投资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快速的发展。付出的成本包括:需要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失去一部分对企业的控制权,接受来自财务上的监督;需要付出融资交易成本等。

  2.采用自我积累的策略,获得的收益为:企业可以较快获得现金收入,完全掌握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付出的成本主要是:业务转型或者改变核心技术所付出的切换成本,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增长较慢,突破资金的“瓶颈”约束时间比较长。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当融资环境较好的时候,获取风险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风险投资的股权比例要求和控制权都相对较少,融资所需交易成本也比较小。此时,创业企业的预期收益往往大于切换转型的收益。创业企业有很强的动力来追逐风险投资。然而,随着融资环境渐趋恶劣,获取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投资对股权和控制权要求增加,融资交易成本上升,创业企业将更倾向于自我积累的发展方式。奉行积累发展模式的企业,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投资的介入,而是在获得风险投资时他们更加主动,预期收入会更高。

  实际案例也表明,风险投资市场的景气程度,对于创业企业的融资决策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80年代,硅谷有一家提供PC到传真解决方案公司的创业者曾遵循教科书的内容,写商业计划书,到处拜访风险投资公司,想方设法获取风险投资。然而,一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任何效果。于是,他们改变方向,每人出资1.25万美元成立公司,并自我积累发展。当他们的企业在数年后得到承认时,投资者主动向该公司提供了80万美元风险投资。一些商业网络公司也在改变他们的经营模式,在风险投资“谈网色变”的环境中,企业不得不决定暂时将市场开拓成本较高的业务发展放慢,转而提供网络软件技术开发项目来获取快速发展的资金。许多创业公司通过转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