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文具的品牌思考 (4)
关键词:冷门,文具,品牌,思考,行业
对于文具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很不幸,这是一个“冷门”行业—一个社会关注度极低的行业,除了业内人士,几乎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包括每天都必须使用文具的终端消费者,以及喜欢制造并且追逐“热点”的大众媒体。文具业似乎处在社会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件幸事,在中国目前普遍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文具业的“冷门”反而成为一件好事。

  造成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文具行业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不高,存在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规模企业,有不少在生存线上挣扎,无暇顾及看起来比较“遥远”的品牌。

  2、外资、台资巨头更多地将中国当作生产基地,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度不足,对国内企业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反观家电、日化等行业,索尼、宝洁等将大陆市场作为其全球战略高地,进行了贴近国人的本土化品牌运作,在给国内企业带来强劲冲击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国内品牌的迅速成长。

  3、行业整体的品牌意识不强,热衷于产品的模仿及价格竞争;部分企业即使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受到人才缺乏的制约,品牌塑造不得其门而入。

  4、国内部分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以OEM形式的外销为主,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及品牌建设有所忽略。

  5、行业比较零散,暂时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组织进行资源整合,从整体上提高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由个别企业来培养消费者对文具产品的品牌意识则显得势单力薄。

  6、过于狭长的传统渠道对品牌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7、在消费者的意识当中,文具是一种低值易耗品,品牌并不重要。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改变。

  外资大规模进入国内文具制造业是必然的趋势,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有效的措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迎接更加残酷的竞争而炼就强健的肌体。

  探索:一次没有终点的旅程

  如何才能让文具行业的品牌从渠道品牌提升到社会性品牌?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不少企业都正在探索之中;由于每个企业、每个品牌各自的资源状况不同,因此也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套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算是抛砖引玉吧:

  1、认识你自己: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零售商,首先都要认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生产商来说,可以在工厂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设计能力、渠道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等方面找出自己的核心优势;经销商或零售商要定位为消费者的“服务员”,可以在品种是否齐全、配送服务能力、分销网络资源、是否经营知名品牌等方面去考虑,而不要在稍具规模后念念不忘自己设厂生产。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优势,才能塑造自己不一样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