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猪“养”成协会会长
关键词:大学生,养猪,协会,王超
四年前,王超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养猪,现在,王超建成的高标准养猪场存栏量达到了3400头,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他还牵头成立了养猪协会,成为当地养猪行业的带头人。

  四年前,王超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养猪,现在,王超建成的高标准养猪场存栏量达到了3400头,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他还牵头成立了养猪协会,成为当地养猪行业的带头人。

  王超是山东省桓台县果里镇官东村人。2005年,王超从山东经济学院会计系毕业,和众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在离开校园时首先想到的就业方向是进入企业。但是偶遇的一个鸭子养殖户打破了他为自己预想的发展道路。这名养殖专业户告诉他,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向农业、农村倾斜,政策好,市场前景广,搞养殖业是可以赚大钱的。

  这使王超原先在校园里就有的创业梦又开始活跃起来。考虑到当时家境,应该能够满足初期的创业条件,他暗下决心要进军养殖业。“就业不一定非得瞄准大城市、大单位,立足实际,自主创业,同样大有前途。”王超说。

  此后,他对养殖业进行了细致考察,经过仔细对比,最终选择了周期性短、风险性小的生猪养殖。尽管自己所学专业与养殖业半点也不沾边,尽管当时市场行情十分低迷,但是他觉得专业知识的匮乏可以通过学习去弥补,市场行情也不是一成不变,关键是必须下定干事创业的决心。

  2005年,王超回村在100亩废弃窑湾中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创业之旅。尽管对养殖的困难有所估计,无情的现实还是很快让他陷入了困境。开始养猪之前,他特地对市场进行了考察,并专门到大型的养猪场学习养殖技术,但一到实际操作,问题很快暴露出来:首批引进的18头种猪,眼睁睁看着死了3头,还不清楚死因。他认识到,养殖场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养殖,现代化操作,凭借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为了弥补养殖知识的不足,他专门去参加了各种生猪养殖的培训班,经常上网查阅各类信息,并到附近的养殖场进行实际的养殖操作,积极争取机会和养殖专家进行交流,对饲养方法、防疫程序和猪场管理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之后,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辞去原先的饲养员,选择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养殖场的技术员,并投入资金引进了电子监控、高标准产床、B超测孕仪等配套设施,下工夫一门心思学起了养猪技术。

  在短短三年时间,王超从养猪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过硬的能手,为猪场走上科学化道路打下了基础。在养猪场的8名技术员工中,有3名本科毕业生,3名大专毕业生,2名中专毕业生,其中6名专业对口。

  在种猪的引进上,在设施的购置上,在对外信息的沟通上,王超舍得投入。在建场之初,花费18万元引进了21头原种猪,花费1.5万元连接了互联网。在养殖场的猪舍旁边,有专门建设的洗澡消毒室。

  “从会计学专业学生到成为一名董技术、董管理的猪场负责人,我仅仅经历了3年时间。上大学使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想干事、干成事的信心。”王超说。

  2005年,王超进入养猪业的时候,养猪业正处于低谷,生猪价格每公斤不足6元。但从2007年5月开始,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一度达到每公斤接近18元,利润率接近100%。尽管效益好,但Cye.com.cn王超没有头脑发热,而是冷静地分析弊端:短期的暴利可以让养殖户迅速获得高额利润,但是从长期来看,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造成市场行情大落,导致一些养殖户损失惨重,不利于生猪市场的稳定发展。

  为带动养猪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保护养猪人的利益,王超牵头成立了养猪协会,担任会长,不但使自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还带动了50余名养猪人创业,每公斤生猪卖出价比正常情况下高出0.6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