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卡成为商家新的利润来源
关键词:购物卡,商家,利润,来源
一张购物卡,涉及商家、发卡机构、消费者甚至参与倒卖的“黄牛”。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专业的第三方发卡机构,还是直接发卡的商家,发卡之后都能获得巨大的现金流,这正是他们争相发卡的主要原因。在这背后,一条围绕购物卡的利益链浮现出来。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购物卡,它们或由商家自己发行,或由商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发行。据悉,这类大大小小的发卡机构,正是此次央行摸底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张购物卡,涉及商家、发卡机构、消费者甚至参与倒卖的“黄牛”。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专业的第三方发卡机构,还是直接发卡的商家,发卡之后都能获得巨大的现金流,这正是他们争相发卡的主要原因。在这背后,一条围绕购物卡的利益链浮现出来。

  利益链——商家利润超过零售争发购物卡

  商家之所以热衷于发购物卡,关键在于购物卡不仅能提前带来现金流,还会由于过期、损毁、零头放弃等各种原因,每年有大量现金沉淀在卡上,这些资金一旦过了有效使用期,就落入商家腰包,成为商家新的利润来源。

  近日,记者以团购购物卡的名义,联系了多家商场、超市,得到的回复基本是“可以定制,不设上限”。

  据悉,节假日是购物卡销售的高峰期,面值10万元的购物卡在市场上也可以获得。在促销活动频繁的商场,购物卡的销售更为火爆。上海某大型商场的企划人员对记者表示,在商场推广购物卡,主要是为了锁定目标客户。

  据一家国企财务负责人介绍,以答谢客户、送礼、员工福利为目的团购购物卡,该企业一年将支出大约300万元。

  “我们发行的卡,只能在我们的门店内使用。”在这些理由的背后,是强大的现金流诱惑。

  据悉,购物卡的发行方可分为商户自己和第三方发卡机构两种。如果是商户自己发卡,不仅可享受客户购卡的服务费用(通常是1%,对多用途卡可达3%),而且还能获得卡内的残值(指过期时卡内的余额,国际上通常有5%~6%)。据记者了解,在一家年销售上亿元规模的商场,卡内残值一年有近500万元。

  以一家年发行10亿元购物卡的大型商户为例,假定客户均匀消费,则平均有5亿元的存量资金,按最保险的方式存入银行,可获取6%~8%的协议贷款利息。再加上1%的手续费收入,以及5%的卡内残值,一年就有10%以上的纯利润。这也意味着,年发行10亿元购物卡的商户,一年就可赚1亿元利润。

  据介绍,大型超市的普通商品销售平均利润率也就5%左右,发行购物卡的收益比这多出一倍,因此很受欢迎。另外,购物卡的发行不受监管,对于卡的使用,商户有“解释权”,为此,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到发行购物卡的行列中。

  利益链——第三方机构利用现金流转投资本市场

  除了自己发卡,许多商家还以“返佣”的形式,将发卡权利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发卡机构。家乐福内部人士就对记者表示:“我们的购物卡通常交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发行。”

  第三方发卡机构为什么热衷于发卡?据介绍,他们主要看中的是动辄可获得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现金,这笔资金在资本市场可获得不菲的收益。

  第三方机构帮商户发卡,售卡资金通常是按一定周期(如按月)结算,结算时将存量资金划给商户。与商户自己发卡不同的是,手续费可能更高,或达到3%,而且发卡机构还可以取得0.8%~3%的返佣,餐饮、美容等服务类企业的最高返佣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

  在北京,以资和信集团的“商通卡”为代表的预付储值卡活跃在各大商户,资和信网站上的信息显示,“商通卡”每张最低额度是100元,最高额度是10万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资和信集团下设担保公司、贸易公司、科技公司和典当行等10余家子公司,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达十亿元。不仅如此,资和信的身影还活跃在资本市场上。据记者初步了解,该集团下属的北京资和信咨询中心、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军资和信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曾持有中青旅、中体产业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甚至曾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巨大的市场需求,还衍生了以倒卖商场购物卡为生计的“黄牛”,他们经常出没于各大商场、超市门口。

  在上海徐家汇一带,一名常年倒卖各大商场(超市)购物卡的资深“黄牛”对记者表示,他的收购价一般为卡面金额的9~9.5折,然后以9.5~9.8折的价格卖出,“我们一般只收千元以上的卡,一个月可收购30万~50万元。”也就是说,“黄牛”倒卖一张1000元金额的收购卡,可获30元的利润。一个月算下来,收入可观。专家建议

  将购物卡纳入金融管理体系

  4年前,由于美亚公司倒闭,该公司发行的大量“万胜卡”至今没有解决,持有该卡的消费者四处投诉,却难以找到负责处理的相关部门。

  由于对发卡机构资质并没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一旦发生商家携款逃跑或倒闭的情况,消费者在预付卡上预付的款项,就很容易打水漂。由商家关门引起的预付卡纠纷,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中消协日前发出消费警示:预付型消费存在极大风险,今年一季度消费者对美容美发洗浴类的投诉上升了6.9%,大多涉及预付费问题。

  对购物卡等预付型消费卡加强监管的呼吁,多年来从未停止过。

  对于不记名经常产生的“盗刷”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不少发卡机构在接受采访时闪烁其词,表示“一切听监管机构的”。但是,现在许多地方并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

  有关专家呼吁出台相应规范制度,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将预付型消费卡纳入金融管理体系,并结合现阶段的使用情况,对预付型消费卡的概念、功能、使用范围、对象等内容进行重新定义和规范。

  专家还建议,对预付型消费卡的发卡主体的资本金要有限定,实行记名制,明确卡的使用范围及单张卡最高金额等。此外,应对沉淀资金采取封闭式管理,由发卡机构选定托管银行进行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