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复苏之后是增长吗?
关键词:水皮杂谈,经济复苏,经济增长,经济预测
把中国政府比作股票的创意来自美国人,也只能来自美国人,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负责新兴市场的主管鲁奇尔·夏尔马9月5日发表在《新闻周刊》的文章题目就是“中国政府这只股票股价正高”。

    把中国政府比作股票的创意来自美国人,也只能来自美国人,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负责新兴市场的主管鲁奇尔·夏尔马9月5日发表在《新闻周刊》的文章题目就是“中国政府这只股票股价正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夏尔马看来,中国的中产阶层现在坚信,中国政府能够实现它想实现的任何计划,虽然中国股市离2007年10月的高位仍有很长的距离,但如果看看北京和重庆街头路人的情绪便知,股价处在新高的是中国政府这只股票。

  当然,如果把夏尔马当作股评家的话,那么他并不是第一个推荐中国政府这个股票的人,早在去年底今年初,另一位名声比夏尔马大得多的经济学家已经在许多不同的场合对于中国政府的救市行为大加赞赏了,而他抨击奥巴马的方式极具小骂大帮忙的色彩,居然就是为什么不学习中国的总理温家宝的魄力,把经济刺激计划一步落实到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克鲁格曼先生。《华夏时报》5月份邀请克鲁格曼先生来中国巡回演讲,访华启程之前奥巴马刚刚在白宫请他吃过饭,所以他既知道4个月以后美国官方会宣布美国经济结束衰退,又能够非常务实地对比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方案和美国政府挤牙膏式的救市策略,所以尽管他只是第一次来中国,尽管他充满着美国式的傲慢和偏见,尽管他认为中国的率先复苏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有限,但是依然不吝赞美之辞。

  事实证明,克鲁格曼的预言是正确的,对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预言如此,对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预言如此,对于中国率先复苏的预言也是如此。在克鲁格曼的中国预言发表四个月之后的9月8日,美国的《华盛顿时报》发表帕特里斯·希尔的文章称,中国的刺激计划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文章开宗明义:“就在华盛顿的政治家们还在对奥巴马总统的刺激计划是否有助于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展开辩论之际,经济学家们已经宣布了这场刺激竞赛的获胜者,那就是中国。”

  中国有没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增长引擎并最终成为最大的经济体,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但是谁都不能否认,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经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获取了更大的话语权,不管是年前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还是眼下在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唱主角的都是中国的总理温家宝,而“重振增长”这样的话题也非中国莫属。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是得当的,这不仅表现为非常时期推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以及坚决,同时也体现在对于货币投放过度的警觉及敏感,连夏尔马都意识到,中国再一次走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前面,成为最早开始采取行动限制增长的国家,银行业监管者开始收紧信贷,央行正在从金融系统中抽走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有更加正常的经济环境而给经济降温,因为靠过度投资拉动的GDP增长不仅不可能持续,还有可能给未来造成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国务院常务会就开始讨论压缩产能的原因。

  很多人不理解8月的中国股市为什么会是黑色的,为什么会连续暴跌,为什么能跌去800点,其实宏观调控基调已经在悄然改变,股市又怎么会不作出反应呢?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改变并不是方向性的,更多的是节奏和力度。如果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是靠政府不断打强心针刺激的,那么下半年回归休养调理就是一种正常的选择,市场虽然会因为不适应而作出过激的反应,但是长期来看,不但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政府这只股票还在创新高,那么就不愁中国A股的投资机会。

  北京电视台的胡紫薇转会到湖北卫视作了一档“微观世界”的节目,水皮捧场的话题是有没有所谓国庆行情,答案是这类行情从来没有,今年可以有也可能没有,说到底,股市涨不涨和过不过节没有关系,和多少年国庆更没关系,关键还在宏观经济的预期。复苏之后是增长吗?